今天冬至,俗话说冬大过年,这恐怕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节气了。小时候我们像是交功课地背诵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但说实在的...
今天冬至,俗话说冬大过年,这恐怕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节气了。小时候我们像是交功课地背诵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但说实在的,比起24节气,可能还是12星座更加吸引我们。
可能是作为城市长大的孩子,节气背后的古老智慧实在是过于陌生,甚至觉得这有点“土”。那时的我们,太急着往前奔,所以与之渐行渐远。
走得太快,就会看回从前,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哲学。如今我们再度谈起了24节气,难道只是因为24节气的成功申遗?当然不是的。
一、24节气为什么能成为大IP
所有走红的东西,其实原因无非是从两方面考究,表象与内涵。
1、表象——美感
五感中,视觉往往是最为深刻的。当节气通过摄影、手绘、GIF等形式的演绎,如《大鱼海棠》导演张春镜头下的24节气、插画家卤猫的24节气GIF、插画师林Caroline的24节气美食图等,我们看到了节气的更丰富的美态,或气质惊艳,或小清新,或复古俏皮。人都有追逐美好事物的本能,因为它怡情悦性,当节气的魅力与意境得到这么直观而唯美的呈现,自然让人为之倾心。
2、内涵——情感
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带着强烈的怀旧气息。在前文我们也提到,走得太快,就会想看回从前,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哲学。那是因为当你身处在快熟时代,高速的运转与批量的复制,依靠科技与机械,虽然什么都快了,但却是冰冷的,我们也依然是忙碌的。于是你开始回忆和怀念以前的慢生活,那个用全身心感受寒来暑往与农耕作息,可以把日子过得很绵长,很闲适,很温情的时光。这种潜藏的情结一旦被打开触发开关,很容易就产生认同共鸣。所以,节气如今的旧话新说,正正是符合了我们渴望返璞归真的情感需求。
二、节气营销的N种模式
挖掘节气与品牌之间的关联元素,能进一步地深化品牌的文化内涵,更好触动用户的归属心理,而且节气属于可预见性热点,不像突发事件那样的让我们措手不及,因此很多品牌也乐于借势节气作营销。
1、短频快
这类模式常见于品牌微博,于节气当天推出独立的话题海报,属于“散项”的不规律输出。
2、系列型
将24节气作为专题系列,形成常态化、关联化的输出。
杜蕾斯的“杜撰好时节”,无论配图还是文案,都是色气满满,令人浮想联翩的,想不到那种事儿和节气居然能搭得这么地天衣无缝。
京东的节气主题彩蛋GIF海报,小清新卡通基调,可爱的京东狗带你畅游在24节气乐园,轻松简单的画法,每一幅都意趣十足。
3、IP跨界
品牌与品牌以节气为中轴进行跨界联动的整合营销。
别克汽车联合饿了么、天天果园推出“秒抓青团君”、“英朗夏面馆”、“樱桃的滋味”等节气专题H5,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让用户体验时令特色,在节气美食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怀,在H5的最后可以切换至节气美食的购买渠道,方便用户选购应节食品。整个营销创意不落俗套,在娱乐中达成销售交易,既满足了用户的购买需求,又有美好的人文色彩治愈了内心。现在H5这种“点击跳转”的功能在凡科微传单也能实现了,在任意部件开启“点击跳转”输入淘宝/天猫店铺或商品地址,这样用户点击该部件就会跳转至相关页面,给用户更贴心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聚划算与《中国国家地理》也玩起了营销,挖掘全世界24节气的时令美食,将农产品电商、节气气候、地理环境无缝嫁接在一起,倡导“择时而食”的养生文化,这种积极健康的生活美学无疑是有效地打到了用户痛点。
三、24节气,不得不谈的中国风设计
节气营销大多是以海报或H5为载体,而且中国风元素是唱主调的。那么,中国风设计有哪些常见手法应用呢?
1、善用留白
中国风最精髓的艺术精神和哲学智慧,就是以简胜繁,弦外之音,讲求用最简约的意象传达最丰富的寓意。也就是说,戏玉不一定要从画面上表现出来,而是在于画外的想象空间。过于饱满或无缺损都不是真正的完美,所以要给观赏者适当的留白空间,画有尽而意无穷。
2、字体排版
对于中国风设计来说,中国风字体是必不可少,像唐楷体、毛笔行书、锐字草体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我们看中国古代的书法文字,都是自上而下竖书成行,自右向左换行,所以我们也不妨运用这样的文字竖排来呈现出一种古典文化的雅致。
3、颜色搭配
中国传统色彩以红、青、黄、绿、灰、白、黑为主。在色彩搭配上,务必要注意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中国风设计往往要烘托出一种复古怀旧的氛围,所以会用到一些低饱和度的色泽,控制不好的话画面很容易就显得暗沉压抑,形成守旧的印象,所以要适时用一些彩度高的色泽进行点缀和提亮。当然,中国风设计也不乏鲜艳活泼的用色,此时也需要中和好各部分的色彩搭配,避免过于媚俗。
节气营销不是单纯的借鉴或还原,而是汲古创新,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审美情趣的相融交汇点,跳脱固定的思维局限去进行重塑,让传统的东西焕发出新鲜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