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粉时代 > 行业资讯 >

传统媒体怎样向微营销转型

时间:2015-10-08 点击数: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纸媒尤其是报纸日子越发难过,转型应该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共识。但是转型该怎么转...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纸媒尤其是报纸日子越发难过,转型应该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共识。但是转型该怎么转?

前几年传统媒体尤其报纸热衷的是做自家的官方网站,但是几年摸索下来,大多也就是把原本收费纸张版的报纸免费放到网上去之外,再加一些编辑的新闻,对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这样互联网新闻的流量巨头不可能造成冲击。再加上新闻门户早已不是互联网产业的热门概念,所以纸媒官网这些年听不太到大动作了。

当然,与新闻门户寂静相比,微博和微信可是热火朝天。绝大多数纸媒们都第一时间拥抱微博,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在今年相继开设了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博咋看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传统媒体转型而言:

1. 新浪微博刷粉丝是最热火的概念。传统媒体搞一个官方微博,至少体现了与时俱进。

2. 微博门槛低。对于文字人才大把的传统媒体,记者转型发微博还是很容易的,以往架设官网还需要it人才做后台外加买服务器买带宽的巨大投入,现在微博这些都不需要,成本低就容易试错。

3. 微博业绩容易好看。纸媒官网全靠自己做,流量要做上去真不容易。但是官方微博背靠新浪、腾讯大树,粉丝上去可要容易些至不济还有新浪帮忙推荐些用户。所以一个传统媒体的微博,粉丝量超过甚至于数倍于本身发行量不是难事,这样的数字,显然是让人欢喜的。

4. 微博容易赚到钱。大量草根大号的转发模式已经为微博账号运营摸索出了一条盈利模式,对于传统媒体的微博账号而言,采用跟随业务盈利是同样的道理。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还能有几十万甚至更多的收入,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至于微信,虽然在第三点上会稍有不同,但是一二两点也是一致的。

但是,我始终相信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样看着很美的转型方式,恰恰蕴含着陷阱:

1. 为人免费打工甚至倒贴钱。新浪和腾讯提供微博平台,腾讯又提供微信平台,虽然降低了传统媒体试水的成本,但也将自己绑在了微博和微信的战车之上,等于是自己雇佣人力为微博和微信平台添砖加瓦。其实这倒也算了,至少还是互惠互利。但是如果有一天,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有了三五百万的微博粉丝,那时候新浪微博告诉你要按照粉丝数收费,你是从还是不从?我年初写过一篇《拥抱新媒体技术但不要拥抱新媒体》,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微信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越依赖微博或者微信,那么微博和微信的发展或者说政策就对你的影响越大,受制于人绝非好事。

2. 弱化了媒体品牌。微博这玩意儿的玩法,要想维持曝光率和到达率,就得不断的发微博,而且还得发对大众口味的微博。传统媒体自身无法产生那么多的内容,所以就只能以来转载其他传统媒体甚至是新兴媒体(比如虎嗅网、雷锋网等)的内容。这样做的问题就在于,我越是看这样的官方微博,只会越发觉得这样的传统媒体内容没啥看头,甚至受其推荐,加速拥抱新兴媒体。如此下来,虽然这个读者文摘式的官方微博依然有巨大的粉丝,但是对于其背后的那份传统媒体,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却未必有好处。

3. 营收体量不足。一年通过一个微博账号运营赚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对于草根而言,那是相当美妙的事情了,但是对于一个传统媒体而言,这只能是开源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一小部分,却不可能成为支撑整个媒体运营的核心业务当然,如果严谨的进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考量,这些到底是收入还是利润,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了。

4. 耽误了真正的新媒体转型。媒体这个行当,说到底盈利模式就是出售自己制作的资讯获利,无论是将其印在纸张上还是放到网页上,无论是通过发行还是广告获利对于纸媒,你不是卖纸佬,而是卖字佬。就此而言,我始终坚信走电子化道路,通过收费电子阅读+广告的协同道路,才是纸媒转型新媒体的正途。《纽约时报》电子收费用户超过纸张版用户,新媒体年营收有望超过4亿美元的近况告诉我们,只要有好的内容,这条道路是有希望走得通的。正因此,对于国内已经开始布局收费电子版的同行,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比如《第一财经周刊》一直致以敬意,我相信它们的这条道路应该是正确的道路。相反若一直被微博或者微信账号巨大粉丝量的幻象所吸引而忽视了粉丝量与付费用户量的天壤之别,那么就容易忽视了真正应该进行的转型。

温馨提示:如您需要微博加粉、转发、评论、点赞、投票等服务,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喔!

在线咨询

热门业务

精彩专题

业务解答
微博粉丝专题


联系客服:点击咨询客服!


Copyright © 2024 粉时代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