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工具的目的是打动目标对象,所以没有一定要用的营销工具,只有适合的营销工具。新北市推出一支微电影来宣扬政绩,由于是公部门而不带商业色彩,用微电影是合适的...
新浪微博营销的手法也有流行期,特别在网络营销的时代,各种新的营销工具及手法不断出现,稍做炒作,就变成当时的营销显学,只是通常没有多久,又有新的营销手法出现,原本热门的营销工具就被打到冷宫。
回顾网络的营销史,从最早的关键词营销,到部落格营销,再到社群营销、脸书粉丝页,一直到现在的微电影,都是营销手法的当红炸子鸡。在前述营销工具流行的时期,若你没有拿来用,就显得你不懂营销?但真的有「一定要用」的营销手法吗?营销手法之所以会流行,必定是有某成功案例,甚或是代理商发现一些新玩法,让其他营销人起效尤。但在网络时代,新的营销手法是否会成功,以及是否会长久,还是取决于网络的特性及目标对象的喜好。
关键词营销起源于关键词搜寻,由于入口网站的搜寻服务,加上网络的普及和便利,让关键词搜寻的数量大幅增加,所以入口网站有了人流就想要钱流,开店做起关键词购买的营销,加上各大品牌纷纷响应,甚至在电视及平面广告上也放上关键词搜寻bar,一时之间,关键词营销成为热门工具。
但网友都很聪明,渐渐也知道在关键词搜寻页面的最上方及右边都是所谓的「广告」,因此,点选率开始下滑,但多数厂商因为关键词是「点选才付费」,所以还是会采取这种投资,只是要用什么关键词?要花多少预算?都是一门学问。(关键词营销必须要用预算控管,否则点选次数超过预算就会超支)
部落格营销起源于网络的传播力,加上一些图文部落客的崛起,一时之间让营销人趋之若鹜,甚至成立企业部落格,但随着部落客的商业色彩渐重,以及个人部落格的普及,部落格营销已成为非主流的营销手法。
社群营销的兴起,应是近年来营销工具的重大突破,从过去的B to C营销,变成了C to C的营销新趋势。各种专业社群网站如mobile 01、巴哈姆特等,主导了网络的讨论,各企业为了响应这股讨论潮,写手的置入也成为常态;而后,Facebook脸书造成了全球网络营销的新风潮,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想经营自己的纷丝页,但要从粉丝页得到什么效果?以及如何去操作?却是企业粉丝页难解的习题。粉丝数只是假象,如何让粉丝愿意帮忙把讯息传出去才是重点。但企业常犯一个错误,把太多的商业色彩加在粉丝页中,试想,身为一个脸书使用者,你会没事把企业的商业讯息传给朋友吗?除非是一些促销折扣的讯息,这也是唯有像7-11这种活动特多的品牌,才能名列粉丝页排行榜。花了几十万做了一个脸书活动所得到的响应,还不如一位女明星在自己粉丝页po的一句话,企业真该想想到底是为了什么要经营粉丝页。已经陆续有些企业开始发觉脸书营销没有像脸书本身那么有效,而脸书也开始在找新的营销商业模式,脸书该如何使用?相信也会是未来会发生变化的营销工具之一。
最后来谈谈微电影。其实微电影并不新,以前的长篇广告都可以叫微电影,只是网络发达,加上电视广告费用太高,所以许多营销人假微电影之名,把长篇广告放在网络上,希望能被自然传播,就叫作微电影营销。当年薇阁汽车旅馆的微电影,算是近年来的代表,其重点不是把薇阁拍的多么神奇,而是把一个话题给传播出去。但现在的微电影,多不过是一支支长篇的广告,太着墨于商品力的呈现,弱化了故事本身的传播价值,对观众而言,感动力下降,自然不会帮忙传播。即使微电影的制作费用远低于一支电视广告,但一支只为了放在Youtube而不会被转载的微电影,再低的制作费用也是浪费。
营销手法就像是蛋塔,珍珠奶茶等曾流行一时的食品一样,不会是所有人都喜欢,所以最后会回归市场面,真正的目标对象才会继续购买;营销的工具更要针对目标对象选择,最新、最流行,但不是目标对象喜欢或接触得到的工具,就不会是好工具。若你的目标对象不是会被电影感动的人,微电影再红,跟你的营销也没有关系。
营销工具的目的是打动目标对象,所以没有一定要用的营销工具,只有适合的营销工具。新北市推出一支微电影来宣扬政绩,由于是公部门而不带商业色彩,用微电影是合适的,但若是想把商品力介绍的很详细的企业,那微电影就不是一个好选择了。
口碑和广告的目的不同,要先弄清楚自己要的是口碑还是广告,再来决定要用什么营销工具。最近有一份报导显示,使用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消费者,对于APP的下载行为是不一样的,下周再跟各位读者分析其中的差异何在。也欢迎读者来信告知想要了解的营销议题。